



东南大学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5 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其后历经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等重要时期,2000年4月并入东南大学。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医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东南大学培养医学与生命科学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教育家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他们为祖国的医学与生命科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杨焕明、樊嘉为医学院八十年代培养的毕业生。 2012 年,我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了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个项目,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作为教育部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坚持精英教育和培养卓越医师的理念,遵循医学和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一流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条件,多层次的国际化学习环境,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医学和生命科学基础,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创新型医学与生命科学专业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以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有一大批从国外归来或引进的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获国内著名高校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2 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 名;江苏省特聘教授2 名;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30 多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300 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0 余人,硕士生导师200 多人,有20 多人次分别担任全国及省部级医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职务,20 多人次担任各类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和委员等(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邱海波、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委滕皋军等)。聘请了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30 多人为兼职教授。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0人,其中本科生1300人,硕士生700人,博士生200人。2006年我院首开东南大学整建制招收学位留学生先河,当年招收MBBS临床医学留学生60人,现有在校留学生300余人。 学院的研究工作以转化医学为特色、医工结合,在分子影像学、急症医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精神病学、介入与微创治疗、免疫学、心血管病、肾脏疾病、肿瘤学等学科与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973”牵头项目2项(首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 项,国家“973”二级课题、“863”计划10 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15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 余项。近3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中华医学一等奖1 项,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0 项。近三年发表SCI 论文300 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30 多项。 学院国际化教育走在前列,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等多家国际著名医学机构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学院特别重视在国际合作环境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与德国汉堡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谢尔曼脊柱矫正学院、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签订了互换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相互学习深造的交流交换协议,每年约近20% 的学生有机会到国外著名医院进行为期1-3 个月的临床实习和游学交流。2013 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本科生出国实习及研学项目。2016年“中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每年选派1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赴德国汉堡大学和乌尔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中瑞合作双博士学位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于2018年获批准资助,每年选派5名学生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通过中瑞合作,获中方瑞方双学位博士。目前我院共有来自美国、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布隆迪、尼日利亚、喀麦隆等40 个国家的500 多名留学生,就读本科与研究生。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到留学生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院每年有20名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进行深造。 医学院以精英教育的理念,实行一体化培养,配备学习型和研究型导师,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理、工、医、文、经管等多学科交叉和教学科研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方面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2016年,由学院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得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团体特等奖和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团体二等奖;2013 年获得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2014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类全国银奖,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类全国金奖两项。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99.5%,本科生就业率98.9%,非七年制学生读研率为34%,一大批优秀本科生被免试保送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医疗单位读研,七年制优秀学生有机会享受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到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
|
专业
|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德语,英语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绘画,环境设计,舞蹈表演,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弘深学院
|
机械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经管大类,电气大类
|
公共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公共管理类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会计学,会计学方向,市场营销,能源经济,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
美视电影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导演,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
|
新闻学院
|
广播电视学,新闻学
|
法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
物理学院
|
理论物理,应用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药学院
|
药物分析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类,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
光电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
|
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
|
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财务管理
|
航空航天学院
|
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
|
资源与安全学院
|
采矿工程,安全工程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机器人工程,物流工程,自动化
|
汽车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车辆工程
|
建筑城规学院
|
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